玉帶草,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。因其葉扁平、線形、綠色且具白邊及條紋,質(zhì)地柔軟,形似玉帶,故得名。根部粗而多結(jié)。稈高1~3米,莖部粗壯近木質(zhì)化。葉片寬條形,抱莖,邊緣淺黃色條或白色條紋;圓錐花序,花序形似毛帚。
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。因其葉扁平、線形、綠色且具白邊及條紋,質(zhì)地柔軟,形似玉帶,故得名。根部粗而多結(jié)。稈高1~3米,莖部粗壯近木質(zhì)化。葉片寬條形,抱莖,邊緣淺黃色條或白色條紋,寬1~3.5厘米。
圓錐花序長10~40厘米,小穗通常含4~7個(gè)小花?;ㄐ蛐嗡泼?。葉互生,排成兩列,彎垂,具白色條紋。地上莖挺直,有間節(jié),似竹,桿粗壯高2-3米。
性味與歸經(jīng):
味甘;性涼,
功效與作用:
清肺止咳;涼血止血;解毒利咽。主治肺熱咳嗽;咯血;吐血;衄血;便血;咽喉腫痛;目赤翳障;癰腫瘡癤。
使用方法:
內(nèi)服:煎湯,6~12克,鮮品30~60克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各家論述:
《生草藥性備要》葉止熱咳,新咳血,理傷癥,大腸結(jié)熱,瀉血,小兒脫肛下血,俱煲肉食。
《綱目拾遺》理血,清肺,解火毒,為咽喉癥要藥。
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治筋骨痿,用根浸酒,加虎骨膠:治遺精加骨碎補(bǔ)。
《分類草藥性》敷瘡毒。
《天寶本草》清肺止咳化痰。治衄,赤瘡,火眼,跌打損傷。
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潤肺止咳,補(bǔ)腎接骨。治肺結(jié)核咳嗽,吐血,哮喘,慢性腎盂腎炎,遺精,跌打,骨折。
摘錄于:
《中華本草》
別名:地鈕子、地茄子、地浮萍銅錘玉帶草 一年生匍匐纖細(xì)小草本, 平臥地表, 長達(dá)45cm(厘米), 須根多, 黃色, 莖綠色, 略呈方形, 有細(xì)柔毛, 節(jié)下生根.葉互生, 圓形至心狀卵圓形, 長1~1.2cm(厘米), 寬1~1.2cm(厘米), 基部心臟形, 先端鈍, 邊緣鈍鋸齒, 表面綠色, 背面淡綠色, 兩面均有短毛, 基脈5~7條.花淡紫色, 單生葉腋而與葉對(duì)生, 花梗長1~2cm(厘米), 萼5裂, 邊緣有刺毛, 花冠左右對(duì)稱, 2唇形, 雄蕊5枚, 子房下位, 2室.漿果橢圓形, 紫藍(lán)色, 有宿萼.
葉互生,葉片圓卵形、心形或卵形,長0.8-1.6厘米,寬0.6-1.8厘米,先端鈍圓或急尖,基部斜心形,邊緣有牙齒,兩面疏生短柔毛,葉脈掌狀至掌狀羽脈;葉柄長2-7毫米,生開展短柔毛。花單生葉腋;花梗長0.7-3.5厘米,無毛;花萼筒壇狀,長3-4毫米,寬2-3毫米,無毛,裂片條狀披針形,伸直,長3-4毫米,每邊生2或3枚小齒;花冠紫紅色、淡紫色、綠色或黃白色,長6-7 (10) 毫米,花冠筒外面無毛,內(nèi)面生柔毛,檐部二唇形,裂片5,上唇2裂片條狀披針形,下唇裂片披針形;
銅錘玉帶草(4張)雄蕊在花絲中部以上連合,花絲筒無毛,花藥管長1毫米余,背部生柔毛,下方2枚花藥頂端生髯毛。果為漿果,紫紅色,橢圓狀球形,長1-1.3厘米。種子多數(shù),近圓球狀,稍壓扁,表面有小疣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