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以陜西、河北、廣東為主產(chǎn)江蘇各地,生于陽光充足的荒地和路旁;分布于河北南部、華東、中南、西南等省區(qū)。我國華南、西南、華北(除內(nèi)蒙古外)各省均有分布,適生性很強。
形態(tài)特征:
柘樹,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1-7米;樹皮灰褐色,小枝無毛,略具棱,有棘刺,刺長5-20毫米;冬芽赤褐色。葉卵形或菱狀卵形,偶為三裂,長5-14厘米,寬3-6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至圓形,表面深綠色,背面綠白色,無毛或被柔毛,側(cè)脈4-6對;葉柄長1-2厘米,被微柔毛。雌雄異株,雌雄花序均為球形頭狀花序,單生或成對腋生,具短總花梗;雄花序直徑0.5厘米,雄花有苞片2枚,附著于花被片上,花被片4,肉質(zhì),先端肥厚,內(nèi)卷,內(nèi)面有黃色腺體2個,雄蕊4,與花被片對生,花絲在花芽時直立,退化雌蕊錐形;雌花序直徑1-1.5厘米,花被片與雄花同數(shù),花被片先端盾形,內(nèi)卷,內(nèi)面下部有2黃色腺體,子房埋于花被片下部。聚花果近球形,直徑約2.5厘米,肉質(zhì),成熟時桔紅色?;ㄆ?-6月,果期6-7月。
生長習性:
喜光亦耐蔭。耐寒,喜鈣土樹種,耐干旱瘠薄,多生于山脊的石縫中,適生性很強。生于較蔭蔽濕潤的地方,則葉形較大,質(zhì)較嫩;生于干燥瘠薄之地,葉形較小,先端常3裂。根系發(fā)達,生長較慢。
繁殖培育:
播種或扦插繁殖。
園林用途:
藥用
莖皮是很好的造紙原料;根皮入藥,止咳化痰,祛風利濕,散淤止痛;木材為黃色染料;葉飼蠶;果食用和釀酒。我國古時桑拓并稱,可見它的用途不次于桑。
園林
柘樹葉秀果麗,適應性強,可在公園的邊角、背陰處、街頭綠地作庭蔭樹或刺籬。繁殖容易、經(jīng)濟用途廣泛,是風景區(qū)綠化荒灘保持水土的先鋒樹種。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