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
國內分布:北京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。
國外分布:巴西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屬挺水型水生植物。一般簇生或大面積形成墊狀物漂于水面。節(jié)間長,有時可達19cm長,直徑為0.5~1.4cm。根:由莖節(jié)上形成須根,無根毛,外皮層無明顯分化,中皮層具6~9層薄壁細胞,氣腔分布其中;維管束3~4原型,一輪。莖:基部匍匐蔓生于水中,端部直立于水面,不明顯4棱,長55~120cm,節(jié)腋處疏生細柔毛;莖圓桶形,多分枝,光滑中空,只具初生構造,髓腔較大,細胞密度小,細胞內未見草酸鈣晶體形成。葉:對生,有短柄,葉片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,長2.5~5cm,寬0.7~2cm,先端圓鈍,有尖頭,基部漸狹,葉面光滑,無絨毛、葉片邊緣無缺刻。葉柄長0.3~1cm,無毛或微有柔毛。一般斑塊狀或濃密的成片草墊狀,節(jié)間最長15cm,直徑約0.3~0.5cm。根:有根毛,陸生植株的不定根次生生長可形成直徑達1cm左右的肉質貯藏根,即宿根,莖節(jié)可生根。莖:圓桶形,多分枝,莖稈堅實,具次生構造,含豐富的菱晶簇和羽紋針晶,細胞密度大,髓腔小或實心。葉:對生,有短柄,葉片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,先端圓鈍,基部漸狹,葉片略有絨毛,葉片邊緣常有缺刻。葉片較水生環(huán)境中的葉片長寬度略小,厚度略厚,葉色較深,葉片與莖之間的夾角較小,較挺立。
生長習性:
據調查,旱地空心蓮子草以越冬宿根發(fā)芽的占61.3%,以越冬宿莖發(fā)芽的占38.7%。而在水域中越冬的則以近水邊的地下莖根越冬,待發(fā)芽生長后再向深水處延伸(林冠倫等,1990)。水生型喜旱蓮子草在平均氣溫8.5℃即可萌芽生長,陸生型在氣溫9.5℃開始萌發(fā)。平均氣溫10.5℃空心蓮子草均已普遍出苗,開始進行營養(yǎng)生長。幼苗開始有2~4對嫩葉,葉小,紫紅色。氣溫逐漸升高,其生長速度劇增,平均氣溫21℃左右迅速增長,葉面積急劇擴大,但節(jié)間數(shù)并不增多。新枝的葉腋內萌發(fā)出花芽,開始進行生殖生長,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
繁殖培育:
有性繁殖較難,多以無性繁殖為主
園林用途:
植株長勢旺盛,適應性強,是園林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