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臺灣(臺北、臺東等地)、香港和海南(保亭、陵水)。生于海拔500—1500米的山谷林下陰濕處。模式標(biāo)本采自臺灣。
形態(tài)特征:
植株粗壯,高達(dá)120厘米,除根外全體無毛,具粗短的圓柱狀假鱗莖和長而粗壯的根狀莖。假鱗莖為葉鞘所包,粗達(dá)3厘米。葉二列,長圓狀橢圓形,長達(dá)95厘米,中部寬4—9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收窄為長柄;葉柄粗壯,對折,長約20厘米,粗約1厘米,基部擴大成鞘,在與葉鞘相連接處具1個關(guān)節(jié);鞘大型,合抱?;ㄝ愦謮?,側(cè)生,從莖的基部發(fā)出,長40厘米或更長,粗5—15厘米,從基部向上具數(shù)枚筒狀鞘,最下面的1枚最小,長約1厘米,上面的1枚最長;總狀花序在花蕾時為苞片所包而呈圓球狀,隨著花的開放,花序軸逐漸伸長而呈圓柱形;花苞片膜質(zhì),狹披針形,長達(dá)3.5厘米,在花開放時脫落;花鮮黃色;萼片近相似,卵狀披針形,長9—12毫米,中部寬4—5毫米,先端漸尖,具5條脈;花瓣卵狀橢圓形,長9—12毫米,比萼片寬或有時近等寬,先端近急尖,具7條脈,中央3條脈較粗并延伸至先端,其余的細(xì)而分枝;唇瓣基部與整個蕊柱翅合生,基部上方3裂;側(cè)裂片近方形或卵狀三角形,兩側(cè)裂片先端之間相距約5毫米;中裂片扇形或有時近倒卵狀楔形,長約5毫米,前端寬約5毫米,先端截形并具短尖,邊緣波狀,基部收窄成爪;唇盤在兩側(cè)裂片之間具2枚近半月形的褶片或胼胝體或有時褶片和胼胝體不明顯;距棒狀,長約9毫米,末端圓鈍;蕊柱粗短,長約5毫米,上部稍擴大;蕊喙三角形,不裂,長3毫米,先端驟尖為尾狀;藥帽在前端收窄,先端尖;花粉團(tuán)棒狀,近等大,長約2.1毫米,具明顯的花粉團(tuán)柄;粘盤近線形,長2.2毫米。 花期(4--)7—10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