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西藏東南部及云南西南部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竿柄長4-6厘米,粗3—6厘米,具7—10節(jié),節(jié)間長4—6毫米,通常于母竿基部的兩側(cè)以1—3芽出土成竹,竿柄上的鱗片作交互兩行排列,革質(zhì),三角狀卵形,淡黃色,有光澤,除邊緣生纖毛外,余處無毛。竿高6-10米,粗1—3.5(5)厘米,全竿共35-54節(jié),先端直立,基部數(shù)節(jié)間長8—10厘米;中部節(jié)間長18—22(28)厘米,圓筒形,黃綠色(幼時竿基部節(jié)問被籜鞘包裹的部分則呈紫紅色),上部微被灰色小刺毛,竿壁厚5—6毫米,髓呈笛膜狀;籜環(huán)顯著,幼時密被灰黃色或黃褐色長柔毛,后漸脫落;竿環(huán);微隆起;節(jié)內(nèi)長約2毫米,刺狀氣生根通常位于竿下部不分枝的各節(jié),每節(jié)共具16--22根,長約2毫米,無毛而具光澤;竿芽貼竿而生,扁桃形,通常以3芽并列,芽鱗光亮,邊緣具灰褐色纖毛。竿每節(jié)分2—9枝,枝斜展,長35-75厘米,粗1.5—3毫米;籜鞘紫紅色。宿存,長三角形,約倍長于其節(jié)間,頂端寬約3毫米,中下部革質(zhì),向上則變?yōu)榧堎|(zhì),上半部漸收窄,邊緣通常內(nèi)卷,背部除鞘基彼此被包裹部分無毛外,其余部分密被向上斜出的棕黑色或黃褐色刺毛,其長約1-2毫米,縱脈明顯,腹面無毛,縱脈及小橫脈均明顯存在,邊緣密被棕黑色或黃褐色纖毛;籜耳突起呈小瘤狀,紫紅色,其上具灰黃色長4—9毫米直立或稍波曲的繼毛;籜舌深紫色,三角狀伸出,高約2毫米,邊緣具灰黃色長2—3毫米屈曲之縫毛;籜片微小,三角形或披針形,長3—30,毫米,基部寬約2毫米,紫色,直立,干后通常扭曲,背面無毛,腹面基部破灰褐色微毛,縱脈明顯,基部與籜鞘頂端無明顯關(guān)節(jié),故不易脫落。末級小枝具葉3—7片;葉鞘長3.5—6厘米,新鮮時上部常為紫色,無毛;葉耳無,鞘口兩側(cè)具易脫落的縋毛,后者長為5—12毫米,略呈波曲狀,灰色或黃色;葉舌截形,高約1毫米,灰白色;葉片披針形,紙質(zhì),長12-20厘米,寬1.1—2.4厘米,邊緣均具小鋸齒而粗糙,上表面綠色,上表而淡綠色,無毛,次脈4—8對,小橫脈不甚清晰;葉柄長約2毫米,無毛;花枝未見。筍期7月底至8月初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海拔1700—2200米的闊葉林下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