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四川西北部。生于海拔3300米高山草地。模式標(biāo)本采自馬爾康卓克基(Harrys-mithn.4792)。
形態(tài)特征:
一年生草本,纖細(xì),光滑,高50—100厘米。莖直立,基部圓柱形,有細(xì)條紋,上部多分枝,分枝常疏離,曲折,呈四棱形。下部葉具葉柄,基部有短而狹的葉鞘;葉片輪廓為寬卵狀三角形,長5—6厘米,寬8厘米,薄紙質(zhì),三出式3回羽狀全裂,中下部的第一回羽片有柄,柄長1—2厘米,上部的無柄,末回裂片披針形或卵形,頂端2—3裂;長5一10毫米,寬 2—3毫米,邊緣有細(xì)微剛毛,莖上部葉簡化而異形,末回裂片通常全緣,很少分裂,線形,延長,以中間裂片最長,一般長2—3厘米,寬1—2毫米。復(fù)傘形花序常生于葉腋;無總苞片;傘輻4—7,四棱形,纖細(xì)呈絲狀,叉開,近等長,長6一10毫米;小總苞片少數(shù),極狹窄,比花柄短,小傘形花序有花3—8,其中有少數(shù)不育花,花柄長2—3毫米。果實卵狀圓球形,長和寬各為1.3毫米,表皮有乳頭狀疣毛,果棱呈狹翅狀,翅的邊緣有不整齊鈍齒;每棱槽內(nèi)油管1,合生面油管2;胚乳腹面平直。
生長習(xí)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